2019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單選題2.
2019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單選題2
1.戰(zhàn)國后期出現(xiàn)的( )是我國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系統(tǒng)闡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務等,是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chǎn)。
A.《論語》
B.《孟子》
C.《學記》
D.《春秋》
2.1919年建立的將小學分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業(yè)年限為( )。
A.4年
B.6年
C.5年
D.9年
3.盲人的觸覺、聽覺一般非常靈敏,這說明了人的身心發(fā)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補性
D.個別差異性
4.熱愛學生是現(xiàn)代教師必備的( )。
A.思想政治素質(zhì)
B.教育理論素質(zhì)
C.職業(yè)道德素質(zhì)
D.職業(yè)技能素質(zhì)
5.教學從其本質(zhì)上講,是( )。
A.一種主體活動
B.一種實踐活動
C.一種認識活動
D.一種文化活動
6.在17世紀,對班級授課制給予了系統(tǒng)的理論描述和概括,從而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的教育家是( )。
A.北歐的尼德蘭
B.捷克的夸美紐斯
C.法國的斯圖謨
D.德國的福祿倍爾
7.課外活動的主體是( )。
A.教師
B.學生
C.少先隊組織
D.學校管理人員
8.老師采取畫小紅花,插小紅旗等方式鼓勵學生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評價法
B.榜樣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實際鍛煉法
9.馬克思認為,人的勞動能力是( )的總和。
A.知識與能力
B.智力與能力
C.體力與智力
D.體力與能力
10.關于教育起源問題上,心理起源論者所強調(diào)的是( )。
A.教育起源于動物本能活動
B.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
C.人類語言產(chǎn)生后的必然要求
D.對外部自然界的恐懼
答案
1.C
【解析】戰(zhàn)國時期,《禮記》中的《學記》從正反兩方面總結(jié)了儒家的教育理論和經(jīng)驗,系統(tǒng)地闡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務等,是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chǎn)。
2.B
【解析】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小學教育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小學教育機構(gòu)統(tǒng)稱為小學校,招收6歲兒童入學,修業(yè)年限為6年。
3.C
【解析】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互補性存在于生理機能的不同方面,也存在于心理機能與生理機能之間。此題干是說互補性在生理機能的不同方面的體現(xiàn)。
4.C
【解析】熱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職業(yè)道德素質(zhì)。
5.C
【解析】教學從其本質(zhì)上講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
6.B
【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學論》中系統(tǒng)闡述了班級授課制。
7.B
【解析】課外活動的主體是學生。
8.A
【解析】本題描述的是品德評價法。
9.C
【解析】馬克思說“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chǎn)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
10.B
【解析】心理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于人類